舒坦过夏天 还得在太原
舒坦过夏天 还得在太原
舒坦过夏天 还得在太原
人们在树荫下(shùyīnxià)休闲运动
傍晚,前往长沙出差一周的(de)陈轩走出太原火车南站,由衷地感叹:“舒坦过夏天,还得在太原!”虽已是盛夏,但太原早晚的气温并不闷热,体感舒适。许多(xǔduō)外地游客的第一印象是“挺凉爽”,甚至有人专程来避暑。气候宜人(qìhòuyírén),成了古城(gǔchéng)的一张亮丽“名片”。
晚上7时许(shíxǔ),71岁的沈华年走进迎泽公园,沿着塑胶步(bù)道散步。此时,太阳西垂(xīchuí),公园里逐渐热闹起来。夏天,老人选择早晚锻炼,温度“刚刚好”。
“我年轻时去过很多(hěnduō)城市(chéngshì),比较了才知道,太原的气候(qìhòu)挺舒服,冬天不会太冷,夏天也不太热(bùtàirè)。”沈大爷说:“就是在三伏天,也是白天热几个小时,到了晚上照样很凉快。而去了南方,几乎没有‘歇缓’的时候。”
市民郭亮是一名骑行爱好者,即便在盛夏,也时常沿着滨河自行车道畅快骑行。他说(shuō),去过西安、郑州(zhèngzhōu)、石家庄等周边城市,太原的夏季(xiàjì)算是很凉爽了。
市气象局此前提供的(de)统计资料显示,近年来,我市城区高温天气较少。另外(lìngwài),受季风影响明显,最热的时候也是降雨集中的时候,这也是太原夏季比(bǐ)周边省会城市凉爽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去年,中国气象局公布第五批“中国气候宜居(yíjū)城市(县(xiàn))”名单,太原是(shì)唯一入榜的省会城市。这份荣誉,是对太原宜居气候的最好褒奖。
市民杜璇漫步在狄梁公街,边走边拍(pāi)。虽是午时,但这条南北向的小巷子绿树成荫,阳光斑驳中,让人(rén)静心放松。像这样(zhèyàng)的林荫道,在太原还有很多。
太原持续加大对园林绿化的投入,城市之绿,带来了显而易见(xiǎnéryìjiàn)的好处。街头,绿化覆盖率(fùgàilǜ)越来越高,树冠撑起(chēngqǐ)的“绿伞”,不仅挡住(dǎngzhù)了热浪,还扮靓了街景;公园里,各种绿植形成“小气候”,赶走了夏日的暑气。身处其中,立即会感觉到清爽。
22岁的陈晓敏在南方读书,6月27日放假回来(huílái)。赶上阴雨天,晚上骑车(qíchē)出门觉得有点凉,她特意换上长裤,套了件(jiàn)薄衫。“真舒服,一点不像夏天。”她对(duì)家人说,在南方一整天的气温几乎不变,又闷又热,晚上好半天才能睡着。
“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四季分明。”她觉得,北方人羡慕的(de)南方冬季温暖,南方人向往的北方夏季凉爽,其实,太原结合得挺(tǐng)完美。
“还是太原凉快!”6月15日,从成都返并的(de)刘淑芳一阵感叹。作为玉园南社区的“编外居民”,63岁的她已(yǐ)连续5年开启“候鸟式”生活。每年6月中旬左右,她都会(huì)来到安宁街89号院,在女儿的家里(jiālǐ)度夏。直至9月初,秋意渐浓时,她才会返回成都。
2019年,女儿婚后定居太原。刘淑芳头一次来(lái)太原,是2021年外孙出生时(shí),过来帮忙照看。没来之前,她听说(tīngshuō)“在太原夏天也要盖着被子睡”,觉得不可信(xìn)。来后才知道这是真的。夏天白天不太热,晚上凉风习习,睡前开窗透透气,很少用得着空调。
此后每年过完夏至,刘淑芳(shūfāng)都会准时来太原。几年下来,她摸清了这里(zhèlǐ)的气候特点,“最热的时候没几天,况且(kuàngqiě)早晚温差大,真是避暑的好地方。”
她依照气温(qìwēn)变化情况,把每一天安排得井井有条。清晨,到楼下公园打太极;中午,小睡一会儿;下午,去社区活动室与邻居(línjū)唠家常、学跳舞;晚上,一家人溜达享受夏夜(xiàyè)时光。
“社区(shèqū)工作人员特别热情,还邀请我参加消夏晚会。”她(tā)笑(xiào)着说,如今太原早已成为“第二故乡”。玉园南社区书记魏群萍表示,与刘淑芳一样的(de)“避暑居民”近年逐渐增多,社区通过完善(wánshàn)便民服务、组织特色活动,让异乡客感受“家”的温暖,也让太原的清凉名片越擦越亮。
记者 李涛(lǐtāo) 文/摄 太原晚报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